2024激光上市公司龙头股有哪些?2024激光上市公司龙头股名单一览表
2024激光上市公司龙头股:ST迪威迅、大恒科技、三安光电、ST金运、帝尔激光、长光华芯、大族激光、中航重机、光智科技、众合科技
2024激光上市公司龙头股名单一览表
一、ST迪威迅
二、大恒科技
(2024年激光核心概念股票)虚拟演播室+机器视觉+光学薄膜
1、公司机器视觉业务包括为客户提供包括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工业数字摄像机和智能摄像机等机器视觉系统中核心零部件,为新能源汽车锂电子行业设备制造企业提供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智能检测系统等,广泛应用在消费电子、平板显示、等应用领域。
2、公司控股子公司中科大洋以致力于成为泛媒体领域专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为未来愿景,整合 4K/8K 超高清、5G、AI、云计算、AR 等先进技术,打造媒体融合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主要客户包括广播电视机构、报业机构、新媒体机构和教育、气象等行业用户;公司控股孙公司大恒创新在教育等行业的普教及幼儿教育领域中推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并推出未成年法制教育一站式解决方案。
3、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及办公自动化、数字电视网络编辑及播放系统和半导体元器件四大板块;公司光学薄膜产品包括激光切割焊接镜头组、激光保护窗口等,主要应用于激光加工、医疗生化、分析仪器、图形图像、探测传感等行业。2020 年起,因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核酸检测用荧光滤光元件需求较大,目前已在市场实现较广泛应用。
三、三安光电
(2024年激光核心概念股票)碳化硅单晶炉+拟投建半导体晶体项目
1、2024年7月5日盘后消息,瑞萨电子与Wolfspeed签署10年碳化硅晶圆供应协议。公司主营6-8英寸碳化硅单晶炉、8-12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炉等长晶设备,已成功与沪硅产业(上海新昇)、立昂微(金瑞泓)、三安光电、东尼电子等国内头部客户实现绑定。
2、其中12英寸半导体级单晶硅炉国内领先厂商,该领域国产化率为30%,公司的市占率达到9.01%-15.63%,与沪硅产业、立昂微等主要下游供应商达成良好合作。
3、公司是碳化硅单晶炉国内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预计市占率约为27.47%-29.01%,仅次于北方华创,为三安光电核心供应商。此外,公司已完成对天岳先进的首台套产品销售及验证。
4、2024年5月15日盘后公告,公司拟投资1亿元在浦口经济开发区投资南京晶升浦口半导体晶体生长设备生产及实验项目。
四、ST金运
五、帝尔激光
(2024年激光核心概念股票)BC电池+TOPCon电池+激光设备+半导体晶圆制造及封装
1、网传公司是国内唯一在BC领域拿到量产订单的激光设备公司,在隆基、爱旭都有量产应用,爱旭、隆基BC方案对激光的需求相较于perc时代有5-10倍的增长。当未来BC成主流单年获得100GW订单时将为公司创收30亿,毛利润7.5亿。
2、2024年8月29日互动,激光诱导烧结技术,采用激光工艺对太阳能电池进行诱导烧结的新型加工技术,目前在TOPCon电池上完成工艺验证。
3、2024年8月21日投资者关系表表示组件整线公司已于今年2月交付研发样机给客户,今年8月初完成量产样机交付。
4、公司主业为激光设备;截至2024年半年报累计新签硼掺杂订单超过450GW;在显示面板行业,公司的激光修复等工艺,均开展了研发和样机试制,半导体晶圆制造及封装领域,公司已开展IGBT/SiC激光退火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已开展TGV激光微孔工艺的研发,已完成小批量订单交付。
六、长光华芯
(2024年激光核心概念股票)光芯片+激光雷达
1、2024年6月14日盘后互动,硅光芯片是公司规划中第五增长曲线。公司布局的蓝光芯片可应用于激光直写光刻机领域。
2、公司在武汉光博会上发布单波100Gbps EML芯片(PAM4),为当前400G/800G超算数据中心互连光模块的核心器件,进入光芯片高端市场。意味着长光华芯已全面实现在光通信领域的横向拓展。
3、长光华芯此次发布的 56G EML 芯片采用 PAM4 调制,相比 2 电平的 NRZ 调制更适于高速率传输。互动表示客户验证顺利,预计Q3和Q4会有收入。
4、研发的面发射高效率VCSEL系列产品已获得相关客户量产订单,产品应用领域扩展至激光雷达及3D传感领域。
5、公司构建了GaAs(砷化镓)和InP(磷化铟)两大材料体系,成为半导体激光行业全球少数具备高功率激光芯片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七、大族激光
(2024年激光核心概念股票)中高端装备运动控制系统
1、主营业务:
公司长期专注于运动控制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是国内少数掌握运动控制、伺服驱动、多维感知、工业现场网络、工业软件等运动控制领域多项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2、核心亮点:
(1)公司在运动控制器领域常年处于国内市场第一梯队,形成运动控制核心部件类、系统类、整机类的产品体系,逐步站稳中高端市场。
(2)公司伺服驱动器成功突破了进口产品技术壁垒,高性能GSHD伺服驱动器核心控制性能可以对标科尔摩根、ELMO等国际先进厂商,2024年高端产品GSHD系列销量超过2万台。
(3)公司创新性地推出驱控一体机,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应用解决方案,相关产品处于国内第一梯队。
(4)公司客户包括大族激光、博众精工、新益昌、联赢激光、阿达智能、南通振康、广东科杰、亚威股份、慈星股份等国内高端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
3、行业概况:
据统计,2020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2147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384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2.4%。按照运动控制系统年复合增长率10%测算,2024年我国运动控制系统市场将接近570亿元。
4、可比公司:汇川技术、雷赛智能、柏楚电子、埃斯顿。
5、数据一览:
(1)公司2020-2024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3、3.38、3.48亿元,三年复合增速12.06%;归母净利润0.28、0.65、0.53亿元,三年复合增速2.04%。发行价格12.00元/股,发行PE110.8、行业PE38.74,发行流通市值4.8亿,市值48亿。
(2)2024年1-6月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76亿元至1.84亿元,同比变动-3.81%至1.01%;归母净利润0.21亿元至0.28亿元,同比变动-24.54%至-18.26%。
(部分资料来自公司招股说明书、华金证券、申万宏源等)
八、中航重机
(2024年激光核心概念股票)发行公司债+持股中航电测+证券/金融业务
1、23年1月19日晚公告,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1013亿元综合授信额度,同时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00亿元公司债券,用途为项目及股权投资。中航产融为中航电测第三大股东,持有公司2.04%,同属于中航工业集团旗下公司。市场猜测,中航产融突然大金额的发债和申请授信,或为中航电测收购成飞募集资金。
2、23年1月11日盘后公告,中航电测拟购买成飞集团100%股权,成飞集团为航空装备龙头,券商预计成飞2024年净利润40亿,市值将达2000亿。公司通过中航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04%中航电测股份,为中航电测第三大股东。公司还是中航工业旗下股权投资平台,积极参与中航工业重大并购、重组,先后投资中航重机、中航黑豹、西飞集团等,此次成飞借壳上市,公司也有望参与其中并获益。
3、中航证券是公司旗下全资孙公司,利润占比17.67%,是公司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公司拥有全牌照金融业务平台,覆盖租赁、信托、证券、财务、期货等,其中在信托业务上持股中航信托80%。
4、22年12月3日公告,公司拟以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自有资金参与认购中国东方航空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
5、公司控股股东中航工业集团,实控人国资委。
九、光智科技
(2024年激光核心概念股票)国内唯一超高纯锗+激光器件上游+汽车铝材
1、2024年7月5日晚异动公告,公司控股孙公司安徽光智科技主要从事红外光学材料及激光器件业务,红外光学材料业务涉及的产品主要为各类锗产品(二氧化锗等)、硒化锌产品及红外镜头等。管制公告显示公司的二氧化锗等产品属于本次被实施出口管制物相(统称为两用物项)。2024年公司上述两用物项的海外销售收入约为8273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84%。
2、公司是国内唯一掌握13N超高纯锗晶体规模化生产技术的企业,突破了国外长期对超高纯锗的封锁和垄断;高纯锗单晶材料是是制造高纯锗探测器的核心材料,只有美国和比利时能够生产超高纯锗单晶。
3、红外光学与辐射探测材料营收占比78.93%,是进行国防信息化建设、外太空高能粒子探测等关键原材料之一,市场被欧美主导。
4、公司采购关联方锗精矿用于生产红外光学与激光器件业务,产品包括砷化镓、锑化铟等Ⅲ-Ⅴ族半导体晶体材料。
5、公司主营为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机加工零部件的研产销。
十、众合科技
(2024年激光核心概念股票)时空大数据+算力+半导体封装设备/材料+巡检机器人
1、23年2月26日,官方公众号发文公司与庆阳市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建设我国首个时空大数据云服务总部,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各项重要应用场景提供全要素、全周期的时空数据算法算力资源支撑与基础设施保障。
2、公司间接持有新阳硅密6.11%的股份,后者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槽式厚胶去胶机清洗设备于21年5月25日正式交付客户使用。主要产品包括自主研发的用于芯片制造的前道铜互联电镀设备、后道先进封装电镀设备、清洗设备、去胶设备及供酸系统。
3、公司半导体材料业务主营3-8英寸半导体直拉硅单晶、硅单晶高端研磨片和硅单晶抛光片、重掺衬底,主要应用于分立器件,下游可应用于通信、物联网、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多领域。产能方面,海纳半导体山西基地建成后,单晶硅产能将从目前的200吨/年提升至 750吨/年,研磨片和抛光片的产能也将逐步提升。
4、公司拥有地铁室内智能巡检机器人。23年1月BiTRACON型CBTC系统获互联互通装备认证证书,该系统达到了轨道交通领域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级,可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互联互通运营,实现一体多场景的多样化应用。
5、公司深耕智慧交通行业十余载,已储备了5G技术、物联网技术、云原生技术等通用技术,机器视觉与深度学习技术、芯片设计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等自主专项技术。